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23年12月8日上午,设计与创意学院在图书馆众创空间会议室召开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研讨会。会议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教授,仿古建筑专家高大峰、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王炳霞、高级工程师,原广联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院校产品中心总监朱溢镕博士和北京中咨华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吴士朝总经理参加。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董宝绥、设计与创意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骆忠明、数字造价管理系主任王桃桃以及数字造价管理系专职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设计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唐红春主持。
会议伊始,唐红春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的莅临,并对会议背景以及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希望各位专家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建言献策,找到专业特色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随后,数字造价管理系王桃桃详细地介绍了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阐述了方案制定的基础思路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各位专家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一提出宝贵意见。朱溢镕博士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工程造价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建筑市场瞬息万变,对于定额的应用已经成熟,建议增加定额原理的专业课程,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定额,并促进制定企业定额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断崖,应从技术角度入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优势,通过实习等方式,加强BIM等数字化软件的学习,提高竞争力;第三,专业建设方面可以参考企业的“专精特新”的思路,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办出特色专业;第四,通过“岗课赛证”的方式打造亮点课程。最后提出应注重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达到实习效果最大化。
王炳霞副教授首先肯定了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从具体的课程安排出发,建议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可以适当调整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学期安排,结合本地特色可增加相应专业建筑课程。
吴士朝总经理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首先肯定了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强调了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施工课程的重要性。其次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一,理论课程的培养,随着工程现状国际化项目的增多,建议增设专业英语,并重申理论课程对之后的工作起到的关键作用;第二,建议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加强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引领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实际项目的简单模块;第三,价值观的培养,提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要有清晰的认识;第四,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建议注重自身表达能力的提高。
高大峰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本身的角度提出了要以兴趣为导向,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专业基础与实践环节的学习,强调专职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调控课程的难易程度。
最后,唐院长作总结发言,要求教研室要结合本次研讨会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并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程造价的专业特色,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本次会议为工程造价专业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我院将加快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升级修订,与师生通力合作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响应产业学院“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12月8日下午,朱溢镕博士在教1-108开展了题为《新时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发展思考》的学术报告,从“识变、应变、求变”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工程造价人才的发展特点。报告结束,现场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与朱溢镕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文图来源:设计与创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