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聚焦专业前沿,共绘育人新蓝图。艺术与传媒学院于2024年12月28日下午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教授,戏剧影视导演专业负责人李静及全系教师共同参与,会议由艺术与传媒学院陈敏直院长主持。
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的前沿需求,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为戏剧影视领域输送更多优秀的导演人才。研讨会伊始,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陈敏直代表学院对到场的校外专家黄建友教授表示诚挚欢迎,并表示高度重视在戏剧影视导演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指导性的核心文件,承载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是培育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他还提出聚焦实践创新,整合资源进行教学探索,助力学科与教师共同成长,紧跟行业前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业负责人李静详细介绍了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指出了当前方案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课程设置上,如何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融入前沿的导演理念与技术,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例如,随着AIGC等新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广泛应用,是否应增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这些新兴技术在导演创作中的运用方法,从而拓宽创作边界,提升作品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黄建友教授在悉心聆听李静关于新专业建设情况的详实汇报后,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平台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倾囊相授,针对现存问题给出精妙解决方案。他肯定了前沿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AIGC等技术逐渐渗透到影视创作领域,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增设相关技术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新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叙事,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观众体验,为未来进入行业前沿领域做好准备。他还倡导在实践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通过与行业的紧密对接,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了解市场需求,培养学生适应行业动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敏直院长提出可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将戏曲地域特色融入教学体系,陕西拥有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如秦腔、阿宫腔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剧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戏曲相关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为其导演创作提供独特的灵感源泉和表现形式,这在当下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特色的影视创作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本地戏曲剧团、文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了解和参与戏曲实践的机会。掌握如何运用现代数字化影视技术展现戏曲的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拓宽戏曲的传播途径和受众群体。
与会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讨论,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教学方法上,倡导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建议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为其日后的导演创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经过深入研讨,会议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议。未来,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专业技能、敏锐艺术感知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导演人才,为推动我国戏剧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