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西安工商学院演播厅内气氛热烈,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生产实习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理论实践融合,规划职业未来”为主题,彰显了我校对“实践育人”理念的高度重视,标志着2022级学生迈入从专业学习向职业准备过渡的关键阶段。
本次实习活动由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办,特邀企业导师代表及行业从业者参与指导。活动通过上下午两个环节,构建起“理论导向—任务分解—行业解码—生涯指导”四位一体的实习认知链条。实习为期14天,由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系主任崔国鑫担任总指导教师。
锚定目标,明晰方向
实习活动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系主任崔国鑫作为实习总指导首先致辞并做动员讲话。他强调,生产实习是播音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检验学习成效、校准职业方向的关键环节。崔国鑫指出,播音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属性,实习不仅是“参与工作”,更是“全景式的职业预演”。唯有在真实工作语境中沉浸、体验与表达,方能打通从“教室语言”向“社会语言”转化的通道。
随后,崔国鑫详细介绍了本次实习的整体安排与执行路径。他强调,本次实习首先需要明确清晰节点,设置实习启动、过程督导与成果验收的完整流程;其次,实习要求任务精细,此次实习涵盖企业合作配音、现场主持、新媒体内容创作等项目;最后,实习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注重语言表达提升,同时考察职业素养、团队协作与场景适应力等综合能力。
在强调实习纪律时,崔国鑫语重心长地指出:“实习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成任务的多少,更在于是否用心对待每一次表达、每一次协作。”他勉励学生以敬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实践,完成从“课堂练习者”到“传媒实践者”的身份转变。
企业之声:经验传授,助力成长
实习活动中,企业代表刘家豪老师详细讲解了实习内容与验收流程。企业方立足岗位实际与行业标准,阐释了“成果导向型”实习理念,着重说明如何在配音、朗诵、播报、视频呈现等任务中精准评估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与媒介呈现力。
针对学生关心的指导机制,企业代表介绍,本次实习采用“导师制+项目制”双轨并行模式,确保每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产出具备实际效能的专业成果。企业将提供选题策划、语言训练、录音剪辑至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支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集中指导与个性反馈相结合,助力学生实现阶段性进阶。
企业导师还分享了主持人配音、广播片头录制、AI语音协同等一线真实案例,深化了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激发了学习热情与职业憧憬。
规划生涯,洞见未来
下午的讲座聚焦播音专业的职业规划与行业前景,现场气氛活跃,互动频频。多位企业导师围绕“声音职业的多维演进”主题进行深度分享,引导学生洞察当下媒体环境中的新兴职业机遇。
导师们系统梳理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中的新闻播报、专题主持、晚会司仪等岗位形态,并重点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如短视频Vlog解说、新媒体主播、有声读物主播、配音演员、播客主持、AI语音训练师等。这些岗位打破了传统话语权中心化结构,为年轻传播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平台与发展空间。
在“如何进行有效职业规划”环节,导师建议学生结合自身语言特长、性格特征与表达风格,提前思考“我适合什么样的声音职业”,并掌握兴趣识别、能力评估、目标设定及行动路径设计的四步法则。同时提醒学生:声音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文化创造的一部分,需在内容、语境与价值表达中找准自身定位。
实践育人,扬帆起航
本次实习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西安工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搭建了真实高效的实践平台,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路径的双重支撑。依托校内教师团队与企业导师的双重保障,本轮实习将有力推动学生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生成”的跨越。
通过上午对实习框架与项目的系统梳理,以及下午对行业趋势与职业路径的深度解读,2022级播音专业学生不仅明确了实习方向,更开启了以“声音”为笔、以“表达”为纸绘制未来蓝图的征程。未来,他们将在实践中精进表达之技,在探索中沉淀表达之道,于多元媒体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清晰、坚定与闪亮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