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工作推进会。学校副董事长龙和平,副校长杨欣欣,人事处处长闫海霞,教务处处长刘洪鹏,招生工作处处长薛祎、副处长张伟,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伍建文,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嘉盈,非遗研究院院长董宝绥出席会议,艺术与传媒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国教院教师李紫烟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开始,学校副董事长龙和平围绕“艺术专业如何在变局中突围破题、应变局破危局”作战略部署。他强调,学院发展需聚焦两大核心: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既要推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也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精准对接社会需求;二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需以鲜明定位打造学院品牌。他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的“五个一致”即:岗位要求与学习内容一致;学习模式与员工模式一致;教学实践条件与环境一致;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与文化建设一致;教师团队与企业工程师动手能力一致。针对当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他提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求学院兼顾整体发展规划与教师个人成长,坚持成果导向,以更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学校副董事长龙和平
副校长杨欣欣通报了今年艺术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情况,提到招生计划较往年有所减少,同时明确学校招生部门将积极与省厅沟通,为学院争取更多招生资源。
副校长杨欣欣
随后,各职能处室及相关学院领导结合工作实际,为学院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伍建文介绍了学院大创赛、创新创业项目结题与立项申报进展情况以及 2026届高职专业岗前培训的学生参与情况,建议年轻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创新创业类讲座,带领学生申报项目、参赛,助力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嘉盈则通报了学院学生国外深造的报名及后续进展情况,为学院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伍建文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嘉盈
人事处处长闫海霞针对学院现存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对标标准、主动提升,明确发展差距与改进方向;二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出成果,以特色成果彰显学科实力;三是立足“起步晚”的实际,加快发展步伐,跟上学校整体发展节奏。
人事处处长闫海霞
教务处处长刘洪鹏聚焦教育教学工作,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强调全体教师需增强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多向校内外优秀教师学习,以认真规范的态度提升教学质量。
教务处处长刘洪鹏
非遗研究院院长董宝绥
非遗研究院院长董宝绥提到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院、学校发展密不可分,建议教师要时刻关注个人发展,做好个人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要加强考研学生实质性帮扶、深化内涵建设、推进实验室建设,鼓励任课教师主动学习实践设备使用方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李静
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李静汇报了本学期工作思路。她提出,系部将以“教师成长”为基础,凝聚团队力量,打造具有专业影响力的品牌与特色——具体将结合陕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对接西安市微短剧行业风口,以项目式驱动教学,实现“舞台文化传承”与“影视微创实践”双突破。在专业建设上,舞台剧创作方向将深挖地域文化,打造“西工商舞台新势力”;影视创作方向则围绕丝路文化、长安故事、戏曲文化,开展有影响力的微短剧创作,以差异化定位强化专业竞争力。
教师代表李宇、贾曼茜
在提问交流环节,教师代表李宇、贾曼茜发了言。李宇老师结合自己上学的经历谈了影视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开展;贾曼茜老师则围绕“学生考研、深造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做了交流。
艺传学院院长陈敏直
会议最后,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陈敏直进行总结。他首先对副董事长龙和平及各职能处室领导在“迎评促建”深入推进、新学期开始的关键时刻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此次会议谋划了新举措,将开创艺传学院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学校及各职能处室领导针对艺传学院工作提出的针对性强的建议,将会有力地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陈院长强调,学院将迅速梳理本次会议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新学期的具体行动。他号召学院全体教职工秉持“积极昂扬的斗志、拼搏进取的精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开创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展新局面凝心聚力。
图文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拟稿:菅凤侠
审核:陈敏直